今天是  2016年1月1日  星期一

我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站好“前哨岗”守住“第一关”——全站服务“少跑腿” 移动急诊“零距离”

出自:宣传科   作者:黄小芹   浏览次数:8238 更新时间:2020/12/25

11月底,在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举办的2020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六季全国医院擂台赛”总决赛上,绵阳四0四医院急诊科选送的案例《全站服务,移动急诊零距离》在“优化急诊急救服务”主题中“崭露头角”,荣获西南赛区第一名、“最佳表现奖”、“最具人气奖”和“全国价值案例”荣誉称号。

在全国各地248家医院、1193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展示了医院在改善医疗服务上的追求与进取,绵阳四0四医院急诊科是如何做到的?作为急危重症患者进院救治的“第一道关口”,急诊科如何优化就诊流程,让患者享受优质便捷的全站服务?近日,记者走进绵阳四0四医院,采访了急诊科护士长谭爱梅,听她将“急诊科的那些事”娓娓道来。

孩子止不住的哭喊声、突发阑尾炎患者的哀痛声,患者家属担忧的询问声,担架车快速推动的车轮声......走进急诊科,这些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里的氛围总是异常紧张,这里的医护人员总是步履匆匆,格外忙碌。

急诊科是一个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随时与生命“赛跑”的地方。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就像是一场“大考”。站在疫情阻击战的“前哨”,急诊科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同时,与相关科室协同作战,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构建“一体五站六翼联动”的急症管理中心,坚守疫情防控安全线。

疫情防控下,患者多以急诊就诊,急诊科承担着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1月21日至6月30日,检诊分诊发热患者13204人次,急诊就诊患者从到达急诊科到入住专科平均时间为106分钟。

如何缩短急诊患者就诊滞留时间,如何提升急诊患者满意度?针对急诊危重患者的综合救治,以急诊科为主导、各专科协同作战的急症管理中心应运而生。谭爱梅表示:“医院充分整合现有医疗资源,通过多学科协作构造‘闭环圈’,优化全站服务、全站管理的急诊作业流程,构建“互联网+全流程”救治模式,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生命线’。”

“一体五站六翼”如何联动?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多学科MDT专家团队是关键。以急诊科为中心枢纽,快检中心、感染中心、重症监护室、辅检中心、临床专科五站闭环,院感防控组、预检分诊组、重症抢救组、留观护理组、安全转运组、物资管理组共建医院安全立体防护网,协同发力,让患者就诊快速响应、服务管理规范有序。

在实施过程中,院感防控组有效执行精准分流;预检分诊组启动流程;急诊重症抢救组,协同救治;留观护理组对滞留患者病情动态评估;安全转运组,运用移动隔离防控技术,采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舱、采样舱、移动车载CT等,安全转运患者,达到零接触无感染;物资管理组对全站服务点提供物资保障,通过急诊急救快速联动平台 ,保障紧急救援下物资的有效利用最大化。

疫情防控期间,该院还制定规范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图》等,使预检分诊、院前急救、院前急救转运更规范。

与时间赛跑,生死时速的脑卒中急救大剧,经常在急诊科上演。去年底,从急诊入院到注射溶栓药物最短12分钟,刷新卒中急救记录,跑赢“国家标准”48分钟”。刷新记录的背后,正是得益于该院全链条无缝隙式卒中急诊急救优化模式。

“时间就是大脑”,卒中急救,争分夺秒。近年来,急诊科开通“绿色通道虚拟病房”,优先检查、出报告,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并制定急性胸痛绿色通道流程图、建立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措施,缩短胸痛患者救治时间。

跟着患者脚步“造流程”,急诊科加速急诊危重症重点病种绿色通道时间窗管理,运用链式管理手段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如今,急诊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从136分钟降低至75.66分钟、绿色通道滞留时间从134分钟缩短至78分钟,急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90%。

院前急救移动医护,一体化信息转接“急诊绿色通道虚拟病房”,上车即入院,实时质控、重症预警,5G危重症远程会诊,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救治......通过完善与更新急诊信息系统,零接触信息化服务,实现一站式自助服务,减少急诊患者移动半径,实现信息多跑动、患者少跑腿,让患者享受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急诊救治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