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中国共产党绵阳市
第七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0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2月23日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55人,候补市委委员2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刘超作了讲话。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特别是对绵阳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刘超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制定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刘超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四川发展的主要成就,深入分析四川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阶段性特征,对“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四川发展作出系统谋划部署,对于动员全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奋进,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绵阳落地落实。
全会充分肯定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一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常委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重点抓了成功召开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全力打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防汛救灾“三场战役”,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扎实开展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综合试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系统谋划全市“十四五”时期工作六件大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推进科技城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用力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创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绵阳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的五年,是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治绵兴绵取得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创了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科技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开放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全面依法治市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五年取得的显著成绩,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最关键的是有党中央亲切关怀和省委坚强领导,最重要的是市委始终把握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朝着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新征程积蓄了战略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会深入分析了新发展阶段绵阳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阶段性特征,认为今后五年是绵阳抢抓国省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专门对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明确了新阶段绵阳科技城发展目标定位,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高水平建设绵阳科技城,绵阳科技城建设得到空前重视、空前支持,绵阳发展的战略支撑将更加有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绵阳发展的战略动能将更加强劲;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绵阳发展的战略位势将更加凸显。同时,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和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必须胸怀两个大局,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全会提出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是: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科技城建设国家战略目标基本实现,西部现代化强市基本建成。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西部先进制造强市、西部现代服务业强市、西部现代农业强市基本建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新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布局更加优化,Ⅰ型大城市基本建成。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基本建成。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西部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态强市基本建成。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绵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特别是对绵阳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一核两翼、三区协同”战略部署,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开好局、起好步,推动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推进依法治市。提出“十四五”时期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再上台阶,保持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西部经济强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服务保障国防建设能力明显提升,中国科技城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立体全面开放态势更加巩固,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基本形成。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西部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环境治理效果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民生福祉显著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更高水平的法治绵阳平安绵阳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强科技创新主体,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新区,着力打造国防军工科研生产重要基地、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
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和西部经济强市。
全会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加快补齐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强化能源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赋能和强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会提出,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坚定不移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定不移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以全面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版块。
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畅通经济循环,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全会提出,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市。
全会提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化就业优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健康绵阳建设,筑牢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绵阳和平安绵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绵阳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安全保障和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立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过去五年绵阳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坚持发展好经验、巩固发展好势头;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绵阳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战略主动;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战略上找结合、在关键处落好子;要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责任担当,锻造扛事的宽肩膀、锤炼成事的真本领,确保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全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批准马辉、马泽波、赵迎春、赖俊4名同志辞去七届市委委员职务,决定递补七届市委候补委员刘春涛、潘大钦2名同志为七届市委委员。
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新胜利,推动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