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6年1月1日  星期一

我的位置- 首页- 健康讲堂 -健康视频

夏至养生

出自:学习强国   浏览次数:23635 更新时间:2020/6/22

一、气候特点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同时也是阴气开始产生的时候。从这一天开始,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二、养生原则

对于人体而言,夏至时节,人体阳气运行畅达,气血趋于体表,人体腠理开泄,津液外泄,出汗量增加。中医认为“血汗同源”,血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因为夏与心气相通,故多汗易使心气涣散,此时保存或及时补充津液至关重要。

此时节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饮食无味、睡觉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疲倦,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降温药物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菊花等,还可以制备一些消暑降温的饮品。

三、饮食原则

夏日炎热,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相对减弱。因此,要保证胃肠功能正常,选用食物滋养补益,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在饮食上,由于天气逐渐转热,所以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症。可以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一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二可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三可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四、夏至饮食习俗

1.夏至吃面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夏至日有一些民俗,如“冬至饺子夏至面”,北方人在夏至这天就讲究吃面。

2.夏至时令茶单

宜饮:安化天尖。

夏至时,阳气达到极致,应多食苦味食物,宜清补。安化天尖,甘润淳厚,生津不断。同时,黑茶中的咖啡因、维生素、氨基酸等有助于消化,可调节脂肪代谢,提高胃液分泌,也能帮助增进食欲。

五、夏至营养餐

荷叶饭

原料:大米500g,植物油75g,鸡蛋2个,叉烧肉、瘦猪肉、虾仁、香菇适量,酱油、盐、糖、香料各少许,鲜荷叶2张。

做法:①将大米放饭盒中加500ml水,25g植物油,用旺火蒸熟,取出晾凉,拨散。②将叉烧肉、瘦猪肉和香菇切成细末,加酱油、精盐、糖和香料炒熟。另将鸡蛋炒熟拨散,放到一起拌匀。③将拌匀的菜作馅,分两份包上米饭,再分别用洗净的鲜荷叶包好,入笼屉用旺火蒸20分钟即可。

功效:荷叶饭不仅味美可口,且有清热解暑之效。

姜丝炒肉

原料:瘦猪肉150g,姜25g,青椒25g,油、酱油、精盐各适量,绿豆芽150g。

做法:①将瘦猪肉洗净,切成2寸长、1分粗的细丝用酱油拌匀。青椒洗净去蒂去籽切成丝,姜去皮切成丝,绿豆芽择去根洗净。②锅内放油烧热后下肉丝翻炒,八成熟时出锅盛碗中待用。③锅内再放油少许,烧热后加入青椒丝和绿豆芽,炒几下后加精盐,再加姜丝合炒几下,倒入肉丝,炒匀后加味精,再翻炒几下出锅。

功效:健胃益气,增力健体。

素烧三元

主料:莴笋300g,胡萝卜200g,白萝卜200g。

调料:葱段、姜片、生油、熟猪油。

做法:莴苣、胡萝卜、白萝卜去皮洗净,削成直径约2cm的圆球状,各15个,用开水焯透捞出。坐锅注入生油,烧热后入葱姜。再加入莴笋、胡萝卜、白萝卜,武火烧开后,文火炖入味,淋上熟猪油即成。

功效:健脾化滞,宽中下气。其中莴笋还有通经脉,胡萝卜有明目,白萝卜有解毒化痰的功效。常治疗食滞脾胃、消化不良或小便不利等症。

生姜酒

原料:生姜300g,冰糖50~100g,酒500g(酒精度占35%~40%);

做法:①将生姜用水洗净切成薄片,放在竹筐上阴干1天;②将阴干的生姜与酒,冰糖放入玻璃瓶中静置2天;③用纱网将生姜过滤后,将酒倒入细口瓶中,放在冷暗处保存,两周后可以饮用。可每天早晚各饮1次,每次15ml。

功效:健胃,促进肠道蠕动,利尿解热,镇咳祛痰,抗菌,预防胃溃疡,镇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