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6年1月1日  星期一

我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时政学习

持之以恒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出自:学习强国   浏览次数:19777 更新时间:2020/12/9

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高度重视并持之以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宝贵经验,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在敌人重重包围、物质条件紧缺的环境下开始了局部执政、建设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党在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在根据地内创造性地加强生产、发展经济和保障供给,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破除封建陋习和迷信活动,加强政权机关的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办各级各类军政学校培养人才,掀起大规模生产运动,实行精兵简政,开展“整风”运动等集中性教育,都体现了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提升执政能力的探索。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充分估计革命胜利以后国内外斗争的新形势,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毛泽东同志把执掌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要求各级干部学习新中国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经济本领、管理本领。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开展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等重大斗争,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打破了敌对势力“共产党军事上一百分,经济上零分”的梦呓。紧接着,党又经受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的考验,开展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建设,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充分显示出我们党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执政成效的集中体现,开辟了中国走向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光辉道路。党的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既注重生产力发展,又注重思想文化建设,注重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

回顾这段历程可以看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实践是以局部执政为起点的,不同时期的局部执政虽然面临不同环境和任务,但都丰富了党的执政经验,为党在全国执政奠定了坚实实践基础。党不仅经受了由局部执政到掌握全国政权的重大考验,而且还经受了在外部封锁状态下创造性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考验。这种探索实践的成果集中体现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物质基础。注重思想理论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学习经济建设和管理知识等,是这一时期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环境中开始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探索。邓小平同志向全党发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硬道理加快发展经济,有步骤地开展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力惩治腐败现象等,都是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集中体现为:我们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稳住了改革和发展大局。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依法治国,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等,都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提升执政能力的探索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等,都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升执政能力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强调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我们党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顾这段历程可以看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复杂而严峻,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国家主权和安全的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提升能力,是这一时期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相应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重大战略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等。这些重大方针政策,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成效的集中体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牢记初心使命、推动自我革命等,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鲜明特征。

2020年初,我们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检验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治国理政能力。

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的要求。我们要聚焦这一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要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切实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做实做细做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