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6年1月1日  星期一

我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妈妈,你永远是我心中伟大的千千万万分之一

出自:宣传科   作者:王科   浏览次数:8364 更新时间:2021/8/11

“我要去科室了。”

丢下这样一句话以后,妈妈放下手机,抓起一副口罩就往家门口走去,“你就在家里面,中午饭莫管我。”

“砰!”的一声门响后,只听见门外回响起“哒、哒、哒、哒”的带跟鞋急促又有节奏地敲打楼梯间的声音。单元门关闭后,竟演变成一阵小跑,渐行渐远。

那是2020年1月末的一天,我穿着睡衣,端着刚煮好的花生稀饭,一时没回过神。也忘了说一句,“妈,要不然吃一口再走。”

 

前些日子电视上令人捉摸不透的“不明原因肺炎”,已经在瞬息之间演化成了身边最真切的危险。电视上新闻主持人神情凝重,吐出的每一个信息,都挑动着人们恐惧担忧的心弦。而与传染病魔战斗的医护人员,也从人民健康保障的后盾,变身成为抗疫前线的战士。

我的母亲,绵阳四0四医院感染科护士陈明茗,就是无数战士中最最普通的一员。

这一幕似曾相识,作为绵阳四0四医院子弟,我甚至能记起另外一天的场景、身边的气味。在那时,现在的体检中心的位置还是急诊科,现在的停车场前面还有个小食堂,传染科还是个二层小楼。综合大楼是在挖地基了,还是根本没有开始建设呢?如果还没有开始建设,那里有外公上班的医院配电室和一根高高的烟囱,旁边就是我家。

 

那是2003年的一天,外公从楼下医院的公共蒸饭处端上来铝制饭盒,里面是蒸好的米饭和香肠,尽量把肉选给母亲,然后一边看着母亲吃一边嘱咐,“吃了就赶紧去,这种时候不要给大家拖后腿。”母亲一反常态地狼吞虎咽,不顾吃相,嘴里模糊不清地嘟囔,“我晓得、我晓得。”然后喝了一口水就去穿鞋了。

“妈妈,你今天中午不在家睡觉啊。”10岁的我追到门边,问道。

“我要去科室了。”她顿了一下,好像犹豫了下我能不能理解,又补充道,“现在国内有‘洒司’。” 

洒司,后面我知道了其实是SARS。

 

我至今不知道绵阳当时的情况如何,但是我总自豪地想,SARS最终能控制住,多多少少有一点妈妈的功劳吧,哪怕千千万万分之一呢。

2020年1月、2月、3月,公司响应号召集体放假,我干起了家庭专职司机和煮夫,每天送家里两位医护人员——母亲和爱人——前往医院,然后买菜、煮饭、打扫收拾房间,然后再去医院接她们回家。我从未见过如此通畅的道路,不似我心中憋屈恐惧、难以心安。空荡荡的道路,偶尔闪过的人影也总是行色匆匆。

绵阳四0四医院感染科护士陈明茗

母亲本已退居二线,不再进行相对强度较高的临床护理工作。夜班、注射、移床这些小时候常常听到的词语,逐渐被收病人、出账单等词语代替。但在疫情期间,母亲重返一线,和每个与病魔抗争的战士一样并肩作战。

难熬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和爱人也逐渐从匆忙劳累的状态,渐渐恢复到往日的生机活力。饭桌上聊到的话题也从疫情,逐渐回到了家常,夹杂着对我做菜的不满和指导。在拉家常的一声声欢声笑语中,绵阳清零了,成都清零了,四川清零了。

再后面,武汉也清零了。

2020年虽然艰苦,但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地努力下,最终疫情还是控制住了。境外输入病例虽有,但在闭环管理下并不会影响普通人的生活。零星的病例报告,也在积极成熟的防疫措施下很快解决。人们对党和政府,对社区机构,对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给予绝对信任和高度赞赏。

我又开始想,新冠最终能控制住,多多少少有一点妈妈的功劳吧,哪怕千千万万分之一呢。

 

2021年,我已经结婚,离开母亲家开始新生活,并即将在年底迎来小生命的新生。而1968年生的母亲,也将在后年退休,告别四0四医院感染科这个她从16岁加入工作开始,就一直勤恳工作的地方。

7月23日晚上,南京返绵人员被确诊为阳性的消息又在微信朋友圈中引起关注。在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就知道接下来母亲又会迎来繁忙的几天、几周甚至更长。在和母亲通话后,得知她本次是作为第二批队员,在第一批队员下来之前都可以在家里面休息。

谁知第二天她自己就按捺不住,跑到核酸检测点为市民采集核酸样本。走之前给我打了个电话,还是那句简单的,“我要去科室了。”我问她说你不是第二批吗,这个时候应该还不用你去的吧。她说,“我闲不住,这么热的天,大家都在忙,我在家里面怎么坐得住。”

母亲采集核酸的地方,在警钟街小学,恰巧也是我的母校。我几次想去看一下她,看看她热不热、累不累,又怕给她添乱,更怕自己流下眼泪,最终就没有去。

繁忙的日子过了几天,全市筛查基本告一段落,我在上班路上收听的FM103.3绵广交通广播中却意外听到了母亲的名字。“绵阳四0四医院感染科护士陈明茗,本来是第二批队员,这一次她主动报名前来支援,一直在现场忙前忙后,准备物资,配合同事们做检测。”我兴奋地把这段话录了下来,保存在手机里。发到家里,母亲却“怪罪”起记者,“这下大家都知道我52岁了。”嗔怪当中,其实难掩心里的兴奋。

我由衷地感谢那位捕捉到我母亲平凡身影的记者,让她幸运地不总是在那伟大的千千万万分之一里面默默无闻了。并且我还把新闻稿转给家人、转给同事、发到朋友圈,我敢大声告诉大家,我妈妈在抗击疫情时是多么英勇无畏。

但实际上的工作定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整日穿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伏天和立秋之间,里面定如高压锅般密实闷热。脱下防护服的母亲,就像柿子晒成了柿干,整个人都小了一圈的同时,突然出现的皱纹让她瞬间苍老了不少。劳累和饥饿不是首先要探讨的话题,第一句话总是“我要喝水”,或者“我要上厕所”。看着脱下来的防护用具,只能含泪感叹钢铁灵魂下,尽是血肉之躯。

母亲的性格直爽泼辣,没怎么说过豪言壮语,只是在面对我们的关心时,爱重复说,“我们科年轻护士些更辛苦,他们医生些更辛苦”。

8月7日,绵阳所有区域全部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我想,母亲这次的任务终于又是不辱使命,圆满完成。

经过一番调动,现在她的工作还是与疫情防控有关——确认核酸检测结果后为住院病人家属配发腕带。嗨,没想到她那急性子和病人沟通得居然还很顺利。

希望各位患者和家属在绵阳四0四医院楼下的7号窗口,对我的妈妈多一份理解和配合。

希望妈妈健康快乐,幸福平安。

无论是今年、去年,还是18年前,你永远是我心中伟大的千千万万分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