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6年1月1日  星期一

我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学党史 铭初心】红色传承——医院老革命、老前辈讲院史【6】

出自:党办   浏览次数:8270 更新时间:2021/5/26

火红年代创基业,跃进路上谱乐章。诞生于绵阳市跃进路的绵阳四0四医院,与国家“一五”计划和“大三线建设”息息相关,绵阳四0四医院随着国家电子军工基地(涪江有线电厂、国营长虹机器厂、国营华丰无线电器材厂、涪江机器厂)在绵阳兴建应运而生,医院的建立与发展,都烙上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绵阳四0四医院结合医院特点,聚焦生生不息的红色传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深入开展弘扬传承医院红色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我院党史学习教育及医院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张志忠,男,汉族,1946年6月生,上海市杨浦区人,中共党员,1965年9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并到四0四医院,在医院筹备组筹备医院,先后历任中医科副主任、医务处副主任、院办公室主任、门诊部主任等职,2003年2月退休,享受副县级待遇。

医院原是国家四机部在绵阳四厂(七八〇厂、七八三厂、七九六厂、七三〇厂)的后勤保障配套工程之一。1964年4月,由四机部下文批准建设,由七八〇厂负责承建,成都西南建筑工业设计院设计,医院地址设于当时的跃进路北端,七三〇厂旁北侧,当时占地面积约20余亩,建筑面积3000㎡,编制床位100张。1965年,四机部绵阳地区公用事业管理局成立后,医院归其所辖,定名为绵阳工农桥职工医院,邮编信箱代号沿用管理局代号绵阳106信箱,后更名为绵阳108信箱。1964年下半年,医院由中建六公司破土动工修建,施工至基础±零时,因故暂停。1965年10月,由四厂卫生所各抽一名医务人员组成医院筹备小组,七八〇厂抽调李福海、七八三厂抽调张志忠、七九六厂抽调龚欣荣、七三〇厂抽调费传经,筹备小组组长由七八〇厂卫生所所长李景泉兼任,办公地点设在管理局机关楼一楼(原苏联专家招待所,后为七八〇厂招待所)。筹备小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100张床位规模,对医院的物资、医疗设备、器械等配备进行计划、编制、上报、采购和保管。医疗用木器家具由七八〇厂工艺科帮助设计,医院派人到平武县南坝等地加工定制。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加之有些物资短缺,大部分筹备物资申报计划,国家部委批准,再由各级物资供应站调拨,比如:医院购进的进口匈牙利产500毫安X线机,经多次到北京,报国家四机部,再批转到国家卫生部、商业部等协调,因为医院属军工单位性质,方给予解决。再比如:高压氧气钢瓶,由四机部批转给华北物资供应办事处,再到山西太原生产厂提货。由于绵阳医疗器械批发部是二级批发站,只能解决部分设备和器械调配,大型和专科设备器械要到原产地协调解决,比如:眼科器械要到苏州生产厂联系。据李福海等老同志讲, 1960年代初,由国家一机部10局(四机部前身)下文在绵阳建立四厂职工医院,当时选址在五幢楼(现长虹大道平政河北侧),后因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停止建设,筹建医院的物资封存于七九六厂机关大楼五楼的一个房间内。后因医院重新筹建,就由筹备小组人员搬运回医院,搬回的物资主要有纱布、白布、兰布、少量医学图书和一些低值易耗品等。1966年底,订购的设备、器械、钢丝床、床垫等物资陆续到达绵阳火车货站和物资批发站,由筹备小组人员自己装卸运回医院保存,一般物资存于医院门口北侧原七三〇厂废弃的平房内,精密设备存放于病房内。因我和龚欣荣是单身,遂搬入医院住宿,同时看守医院。医院一期工程土建刚完成,周围都是农田,仅医院门口有一户农民,院区内杂草丛生,凹凸不平,建筑周围垃圾多,土堆多,坟地也多。我们俩人有人出差在外时,一个人住真还有点儿太“静”。当时,医院没有必须的附属配套用房,连基本生活保障的食堂、宿舍都没有,吃饭、洗澡要到七三〇厂去解决,离办医院的条件相差甚远。1967年后,医院职工逐步增加,为解决职工就餐,在医院大门口南侧紧靠现灵通社区北侧,修建简易平房,成立职工食堂。医院逐步从筹建转向准备开诊,正值文革初期,社会秩序不正常,工作极难开展,医院领导仅有院长高仲文1人,中层干部1人。日常工作除政治学习,群众自发参加运动外,大部分时间在院长带领下在院区内劳动,铲除杂草,清除建筑垃圾,平整土堆,清除坟堆,改善院区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