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鹰眼巧手 临床医生的好前哨——绵阳四〇四医院程瑞洪
人物介绍
程瑞洪,中共党员,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医学系,1999年进入绵阳四〇四医院工作。现任四川省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超声专业医师协会委员,四川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绵阳市医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超声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多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奋战在医院一线工作上,坚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在医学超声领域工作多年,在防病、治病、解除人民疾苦以及学科发展、学术技术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引言
曾有人这样形容超声科医生——鹰眼、巧手,是临床医生的前哨。多年的超声工作造就了程瑞洪认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他真正能担得起“鹰眼、巧手”的称赞。
每当看着一个个健康的婴儿出生,程瑞洪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足,不管再苦再累都会觉得值得。在他的带领下,使得绵阳四〇四医院医学超声科室内的诊疗项目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诊断符合率高,无因差错引起的医疗纠纷。在绵阳四〇四医院,许多孕妇做B超时,都点名要程瑞洪做。他也是率先在绵阳区域内开展胎儿畸形和胎儿心脏病检查,率先开展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肾脏等实体肿瘤,率先开展经食道超声检查心脏疾病。
用担当为每一个孩子负责
从川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程瑞洪攀枝花矿务局总医院外科及功能检查科工作,后来转到超声科。“当时医疗条件没那么好,很多孕妇做B超检查后,孩子生出来还是有问题。”针对这个情况,他努力克服影像基础差的弱点,常常到医学院图书馆找资料,并将资料上的案例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诊断水平。
当记者见到程瑞洪时,他正端坐在B超台前,为一位孕妇做检查。他两眼注视着显示屏,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探测仪,用温柔的语气和接受产检的准妈妈耐心交谈,偶尔还与其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妈妈心情好了,肚子里的孩子也会比较配合,检查的结果就会更加准确。”程瑞洪说到。
“头部大小正常,胎位有点不正,多爬爬楼梯会好的。”准妈妈听了程瑞洪医生的话,心里很安心。在采访中,程瑞洪一直在忙碌着,对前来检查的每一个病人都十分照顾。
超声科是医院进行超声检测,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的功能科室。曾经有一位孕妇到医院来做检查,超声诊断其婴儿有唇腭裂,可这位孕妇无法接受。“之前在其他地方检查时,孩子一切正常。”他告知该孕妇后,对方无法接受,甚至骂他胡说八道。几个月后,这位孕妇生产,发现孩子确实是唇腭裂。
“很多准妈妈在知道自己孩子有问题时,都无法接受。而我们超声科室为其做检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排除六类重大畸形胎儿出生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前让她们对部分可纠正畸形做好心理准备,产后及时治疗。”程瑞洪介绍。
从事B超诊断工作多年,他为无数患者准确诊断病情,使他们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在工作中,为提高服务质量,他主动与临床医生交流,征询意见,改进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整个超声科的诊断技术突飞猛进。
用行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一名成功的医生总是善于在自己的未知领域不断学习、不断尝试,程瑞洪就是这样一名医生,他总是不停的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拓展新项目,并且勤于分析,善于总结。在医院该科室开展数十项新技术、新项目,坚持引进最新技术及观念,使超声诊断及治疗始终处于川西北地区前茅;与肾内科开展《绵阳地区肾病病理类型研究》获市级科研三等奖;先后在国家A级刊物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
不仅如此,程瑞洪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在心脏血管疾病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检查及胎儿心脏疾病诊断方面一直处于川西北地区领先地位,对超声介入诊断及介入治疗以及危重疑难病症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绵阳区域内开展胎儿畸形和胎儿心脏病检查,率先开展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肾脏等实体肿瘤,率先开展经食道超声检查心脏疾病。
作为科室带头人,程瑞洪在不断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他还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对科内人员,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根据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考核,不断提高业务团队和基层医疗单位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岗位上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被评为医院及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医院优秀管理干部。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程瑞洪始终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著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始终把让患者满意作为自己在技术水平上不断创新,在服务水平上不断提高的精神动力。在绵阳四〇四医院的超声科里,程瑞洪用他的仁心仁术,护航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