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6年1月1日  星期一

我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从不打烊的“爱心食堂”——我院心外科护理团队坚持3年半为贫困患者开小灶

出自:宣传科、大成网   作者:任远   浏览次数:16424 更新时间:2018/7/5

圆子汤、鲫鱼汤、土鸡汤、蛋花汤,蒸包子、蒸饺子、蒸鸡蛋、蒸排骨…

上面,不是相声贯口《报菜名》节目,而是绵阳四〇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团队为术后恢复患者准备的食谱,针对术后患者身体的不同情况,他们制定了不同的菜谱,但核心都是围绕给术后患者,尤其是家境困难或者不方便的患者的营养补充,以便伤口恢复。

出院的红原县小朋友要吃的第一道菜:陈奶奶的圆子汤

6月26日,作为“天使之旅—贫困先心病患儿筛查”公益活动受益者之一的红原县小朋友琼娜,经过半个月手术治疗,通过医院复查后,成为了红原救助的第一个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成功出院的患儿。

“天使之旅—贫困先心病患儿筛查”公益活动受益者之一:琼娜小朋友康复出院

出院之际,小琼娜气色非常好, 妈妈一边给小琼娜梳头,一边问她:“宝宝,想什么好吃?”

小琼娜:“我想吃圆子汤…”

妈妈:“好,妈这就出去给你买”

小琼娜:“不,我要吃陈奶奶她们做的圆子汤”

妈妈:“陈奶奶他们忙着呢,哪能一直给你做圆子汤嘛…”

话音未落,病房门打开了,一阵香味扑鼻而来, 一位白衣护士端着一锅美食走进了病房。

……

“陈奶奶,陈奶奶…”小琼娜像是见到了自己家的亲人。

在出院之际,小琼娜又一次吃到了“陈奶奶的家庭美食”,很美味、很满足、很温馨。

“陈妈”为术后患者亲手做的圆子汤

3年前的一顿工作餐:他们决定义务为病人“开小灶”

2015年的一天,绵阳四〇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的主任佘凯,在跟科室医护团队吃工作餐时,无意中提出了一个话题:一部分手术后的病人,由于营养跟不上的原因,在伤口愈合上令人非常着急,团队应该多想想办法。

“营养跟不上就补营养撒”话题一提出,性格一贯直爽的主任护师陈玉萍就脱口而出。

“‘陈妈’说的对,让病人在符合治疗的要求下,多吃有营养食物,能帮助他们恢复术后伤口”其她护士人员也非常赞同陈玉萍的建议。

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护士团队为术后恢复患者准备端上美食

“想法很好,如何实施?”

“如何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如何平衡医疗要求?如何确定对象?”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坚持?”佘凯主任放下手中的饭盒,向陈玉萍他们提出了这些“难题”。

“我家娃娃吃啥,就给病人做啥,这个卫生肯定有保障撒”

“根据患者术后病情安排食谱。”

“专门为贫困或者困难的患者补营养,明确患者对象。”

……

“佘主任”的难题一提出,医护团队们就马上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能不能坚持?”这一问题。“陈妈”和她的护士团队意志坚定地说:能不能坚持,一年后再请领导检查!

结果,不知不觉,三年半过去了,他们依然在坚持。

亲自买菜亲自下厨她们用爱心征服家人

食材不能乱选,要依据医院的治疗要求。这是绵阳四〇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为术后患者“开小灶”的第一要求。

于是,从第一天起,她们就将病人的食材采购加入到了自家的买菜单子中。

为了方便购买,她们进行了分工合作,各自在自家附近的菜市场亲自挑选食材,不买贵的,不买便宜的,更不买没有营养的。

因为,对术后患者来说,通过“食补”,帮助他们更快的恢复伤口才是根本目的。

食材选好了,接下来就是为术后患者烹饪了

对此,“陈妈”和她的护士团队,坚持在家里为术后患者煲汤做饭, 一开始,她们的家里人也很不理解, 说她们一天自己都忙不过来了, 还非得给你自己“加戏”,病人都未必领情。

“病人领不领情不重要,他们的术后恢复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家人的暂时不理解,在厨房里忙碌的陈妈,头都不回,继续烹饪。

在陈妈她们的一行人的坚持下,家人也从不理解,加入到了烹饪的队伍中。

对此,陈妈很自豪的地说:他们还是很支持我们工作滴嘛。

“陈妈”亲自在家里为医院科室手术后等待恢复的病人做饭

送饭送到病房里温暖送到心坎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绵阳四〇四的住院患者之间, 开始流传着几段“神秘”对白:

“听说12楼心外科的病友今天有鸡汤喝”

“吃盒饭?不了,我还是等陈妈他们的猪蹄汤吧”

“啥啥啥?护士送饭送到病友床前?”

……

说的都是事实,但却并不神秘:

绵阳四〇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的护士团队,都是在家里为患者做好了食物,再亲自送到有需要的术后恢复患者跟前。

用她们的话来说就是:虽然为病人带饭的过程泼汤洒水非常不方便,

但一想到能帮助患者恢复的更快,心里就感觉值得。

有时候,患者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及时用餐,导致做好的汤冷了,他们就用一口小电饭锅加热后,再送去,而这口为病人热饭的电饭锅在经过3年多的工作后,已经差不多快坏掉了。

确保患者吃到的美食既有营养又有温度,是绵阳四〇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的护士团队心细所在,证明了她们对待这件事情上格外认真。

坚持了三年半患者都说这美味能帮助伤口恢复

“病人看到我们送来的汤啊菜啊,那吃的相当快哦,有了营养他们也恢复的更快。”说起这件事情,作为老护士的“陈妈”那是高兴得很。看到病人能吃,身体也恢复得更快,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

“到今天,我们的科室为病人做饭的同事从最初的3、5个人,到现在已经有9人了,说实话,她们比我还辛苦。”

“陈妈”介绍说:能一直坚持到现在为术后的患者做饭送饭,都是团队的功劳, 每个人既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当好一个“厨子”,只不过,他们这帮“厨子”, 既要照顾好患者的口味,又要照顾好患者的身体。

从2015年到现在, 绵阳四〇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的“食神小组”, 已经为超过300名手术恢复患者开过小灶,补过营养了。

至于她们的手艺如何?

吃过的患者都说: 这是关爱与家人的味道,真能帮助手术伤口恢复,你说美味不美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