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6年1月1日  星期一

我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小儿腹痛要重视 一定要搞醒豁是不是“肠套叠”

出自:小儿外科、宣传科   作者:赵似锦   浏览次数:9226 更新时间:2023/2/27

很多粗放式的家长认为小娃娃肚子疼通常跑不脱三种情况,一是受凉了,二是吃坏了,三是粑粑没wo干净,但带娃的真相是别轻易相信“你以为”,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找医生,不然后悔可就太太太晚了。

绵阳四0四医院(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欧荣册介绍:“近两个月,我们共接诊了将近20名肠套叠患儿,有3个娃儿输了解痉药物后肠子自动复位了,剩下的全部通过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术治疗成功,当天做完,第二天复查一下没问题就可以出院了。”

但也不是每个娃儿都这么幸运,欧荣册谈到一个非常可惜的案例:“之前,我们收到过一个7个月大的娃娃,家长以为是普通肚子疼,没有太当回事,在家里腹痛了3天才来医院,来的时候娃儿重度脱水、严重电解质紊乱、经彩超诊断为肠套叠,回肠套进去大约5公分,已经坏死,只有全麻开刀切除肠管,但凡是早一天来医院,都有可能通过水压灌肠进行治疗。”每每提到这个案例,欧荣册都表示万分可惜,他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了解小儿肠套叠,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娃儿遭罪。

那么什么是小儿肠套叠?患病率高吗?后果很严重吗?什么又是水压灌肠?安全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跟着欧荣册一起来走进“小儿肠套叠”。

什么是肠套叠?

欧荣册说:“肠套叠三个字可以简单字面理解,就是肠子钻进了邻近的肠子里,卡住了出不来,如果卡的时间短,我们会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通常也会比较容易复位,但是如果卡的时间长了,血循环出现障碍,卡在里面的肠子就会发生坏死,这时候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肠套叠是最为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最为集中。”

哪些孩子容易发生肠套叠呢?

肠套叠分为原发和继发,95%的小儿肠套叠都是原发的,好发于2岁以内的娃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欧荣册介绍:“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肠蠕动容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另外,这个月龄的孩子刚好是在添加辅食的阶段,刚开始接触从没吃过的东西,可能会因为不太适应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

肠套叠有什么症状?

肠套叠在临床上有四大症状:阵发性腹痛、呕吐、拉“番茄酱样”大便,还有就是腹部可以摸到套叠的包块。“那么小的娃不会说话,只能用阵发性哭闹来传递信息,可能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不对了,哭闹3~5分钟又好了,间隔10~20分钟可能又重新发作,这种情况就需要注意了。”欧荣册说到,“但这只是最常见的四大症状,并不是所有肠套叠的表现都是如此,也有只是轻微呕吐的,没有哭闹但是脸色一阵阵发白等,这些情况就需要家长细心观察,提高警惕,发现异常,赶紧就医。”

肠套叠如何治疗?

绵阳四0四医院(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8年就已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肠套叠复位术,是省内继华西医院后第二家、绵阳市首家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

欧荣册说:“所谓灌肠,就是在肛门插一根管子,往肠子里灌气或者灌生理盐水,灌气的叫做空气灌肠,这种操作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要在X射线监视下进行,对患儿和家长来说都有辐射的风险,后面这项技术就慢慢被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水压灌肠复位技术所取代,这种方法安全、快速、有效,娃儿不遭罪,家长不担心,90%以上的小儿肠套叠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复位。但是如果就诊晚了,卡得太紧了,灌肠没办法复位成功或者卡得时间长,出现了肠坏死,就只有手术了。”

欧荣册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小儿肠套叠的发病率很高,家长必须要重视肠套叠的发生,了解肠套叠的四大症状,发现小儿异常,及时就医。如果便血超过24小时,阵发性腹痛、呕吐超过48小时,就很可能错过水压灌肠治疗的最佳时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