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6年1月1日  星期一

我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绵阳四〇四医院急诊医学学科联盟正式成立

出自:急诊科   作者:李斌   浏览次数:13778 更新时间:2018/6/2

6月2日,由绵阳四〇四医院牵头主办的“绵阳四〇四医院急诊医学学科联盟”成立大会如期举办。四川省急诊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胡卫建、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邓绍富应邀出席,来自绵阳周边县市区、镇的35家医疗机构参会。

绵阳四〇四医院副院长王继相致辞。他表示,成立急诊医学学科联盟是新医改形势下对急诊科的发展要求,“绵阳四〇四医院急诊医学学科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四〇四急诊医学学科从单个走向整体。“绵阳四〇四医院急诊医学学科联盟”将本着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目标,以管理、技术和资源为纽带,在联盟内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规模效应,不断提升区域间急诊急救水平和协作能力,为绵阳及周边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规范、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胡卫建主任、邓绍富主任对“绵阳四〇四医院急诊医学学科联盟”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绵阳四〇四医院急诊医学学科联盟的建立,开启了绵阳急诊医学的新篇章,为构建县市区镇大急诊急救体系,推动区域间急诊医学整体水平提供了平台。 

在大会讨论环节中,胡卫建教授邀请联盟成员医院积极发言,就院前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双向转诊等方面展开积极讨论,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胡卫建教授均给出了指导意见。大家表示,受益匪浅。

【延伸阅读】

急诊科于1968年设立,配备了简单的急救设备,能对部分急救患者进行处理。随着医院的发展,急诊科专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于1982年成立了一定的规模的急诊室,增加了必要的急救设备及技术人员,开展了更多的急救技术项目。1988年,医院正式成立急诊科,对急救设备进行了完善,配备了急诊专业护理人员,设立了急诊专业主任、护士长。经过40余年的努力,急诊科已发展成为设置合理、设备精良、技术精湛、应急队伍强大的,涵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救治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成为一个与120、110、122、119联动的城市区域性急救网络中心,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同级医院急诊科先进水平。

人员结构:现有急诊医师15名(包括儿科医生3名),急诊固定医师达80%,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住院医师7人,管理岗位2人。护理人员19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8人,护士8人。有3人分别担任四川省急诊医学专委会委员、急诊医师分会委员和门急诊护理学会委员,绵阳市急诊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全科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和急诊护理学会副主委,2人担任绵阳市急诊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

诊疗范围:承担所有出现突发医学问题的患者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包括对不可预测的急危重病(症)、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以及患者自已认为患有的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处理及精神心理救助。同时承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技术特色:科室目前开展了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病(症)救治、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及环境因素损伤,以及儿科急诊、灾害救援等要求的所有一类医疗技术,比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呼吸机使用、深静脉置管、创伤急救等。急救流程优化和规范,开通了危重症的绿色通道救治流程。比如急性心梗病人从院前就开始给予干预,并与心内科取得联系,到达医院第一时间就可以进入导管室施行介入治疗,对于危重症病人进行先救治然后再付费等。为了使急诊患者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开展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如血糖、心肌标志物检测等),将超声设在急诊科区域,抽血和心电图检查在急诊科完成等。在急诊科设立过渡性质的综合病房,为需要住院而临床专科又无床位的患者提供及时的住院治疗,对需要行日间手术的患者提供住院条件等。

专业设备:目前拥有创呼吸机、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车载除颤监护仪、心脏起搏/除颤仪、心电图机、彩超、气管插管器械、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器、便携式转运吸痰器、中心给氧装备、动静脉穿刺器械、全自动电动洗胃机、微量泵、输液泵、血糖仪、POCT仪、手术床、手术灯、麻醉机等,还配备转运型救护车3辆,监护型救护车4辆。

分享到: